虎丘湿地公园旅游专项规划
第一章 规划总纲
1. 规划范围
总规范围
规划总面积12.04平方千米,地跨姑苏区和相城区。用地范围北至朝阳河,东到永芳路和苏虞张公路,西部南部紧靠沪宁高速公路。
湿地公园本体范围
根据总体规划中对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定和政府开发建设模式的要求,湿地公园本体的用地范围为:北至华元路,西邻西塘河路,南到沪宁高速,东接永芳路和苏虞张公路。总用地面积为5.23平方千米。
2.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生态文明的理念统揽全局,积极把握中国旅游转型提速、苏州旅游谋取再创辉煌、城市生态系统布局不断完善、虎丘地区城市生态面貌快速推进等重大战略机遇,认清体验经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凭借“虎丘湿地公园”的响亮名号和独特资源,以城市湿地公园为功能定位,以生态保护和培育为根本前提,以环境营造为立身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以产品(项目)设计和文化注入为具体支撑,全力打造苏州生态休闲旅游的重大品牌,进而带动苏州城市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规划原则
根据虎丘湿地公园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规划的主要原则如下:
生态保护培育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
紧握文化与体验两只拳头,创新旅游产品的原则。
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实施,与周边区域的旅游统一协调发展步伐,互惠互利的原则。
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
1.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开发研究
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可以发现,国外湿地公园多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探索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孕育而生。特别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对构建城市生态中的生物栖息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服务对象更偏重于专业生态保护爱好者和青少年。湿地公园的公益性、科普性更加突出。而国内湿地公园的营造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更偏向于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功能的开发,目标人群瞄准了更加广阔的都市游客。不同的开发模式都为城市产业更新和区域综合活力的提升,带来的发展契机。
2.苏州同类游览综合体分析与对比
苏州城市的四角山水在旅游定位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和错位发展的方向。金鸡湖的综合城市旅游,阳澄湖的美食休闲度假,石湖景区的传统风景名胜都已经初具规模正朝着明确的方向阔步发展。虎丘湿地公园必将朝着以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生态体验旅游的方向发展,为全面实现苏州旅游发展目标,打造“锦绣世界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状简介
虎丘地区区域规划
虎丘景区与湿地公园存在生城市生态系统布局上的必然联系,在功能定位、发展特点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和错位理念,可以通过合理整合得到共赢的发展。
第三章 总体规划
1.规划定位
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融湿地观光、科普教育和考察、文化体验、渔村民俗游娱、养生度假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2.旅游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有序建设,力争将虎丘湿地公园基本建成:
古城区旅游休闲业的龙头产品;
主城区作为世界级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中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
华东旅游线上富有全国影响力的湿地旅游休闲品牌景区和特色旅游休闲目的地。
3.规划分期与建设时序
2013-2015 完成公园本体中现有部分的改造提升、
完成华元路以南公园北部界面未建地块的建设
完成公园东南界面建设
2015-2018 完成公园西部区域森林背景区、高尚别墅区的建设建设
完成公园东部界面建设
4.空间结构
一核, 双环,六区
1)一核:指生态培育区域。这是整个湿地公园生态核心保护区,将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的破坏,形成公园生态源头,起到净化水质、保育植物的目的。该区域只对有预约的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2)双环:指湿地风光游览线。
这是一条全程式的水上观光线。它以美丽独特的湿地风光为吸引物,以江南游船为体验空间,通过水面的开合变化、岸线的曲直变化、花卉的四时变化、环境的动静变化、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叠变化、观光活动与休闲娱乐的组合变化、晴湖雪湖与雨湖月湖的明暗变化等,形成一条独特的湿地风光水上体验长廊。
这将是湿地旅游休闲的醒目亮点之一,也是游人喜爱的主要产品之一。
第四章 分区规划
1. 分区规划思路
定位湿地特色
充分结合现状
强化文化内容
2.各区域内容
生态培育区
湿地观赏区
渔文化体验区
幸福农业区
康体运动区
休闲度假区